用水状况调查,对兰州新区未来居民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思考
??“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纪实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资源,对于兰州新区这样一个主要依赖跨区域调剂供水的新型城市,提倡大家节约用水,安全用水,科学用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日益紧缺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显得更为迫切。为了全面了解兰州新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状况,研究未来转型农民和中等城市居民的水资源利用趋势,我校“兰州新区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当地干部的支持下,于7月20日、21日分别在秦川镇石门沟村、上川镇甘露池村进行了入户和田间现场问卷调查并发放宣传材料。23日-26日,在永登县团县委的支持下,小分队和山东大学“智者乐水”赴兰州水资源利用调研实践团(团中央重点团队)在城关镇对郊区农民及城市居民小区入户问卷调查并举行签名宣传活动。
小分队队员在石门沟村做入户问卷调查
小分队队员在甘露池村做田间问卷调查
小分队队员在石门沟村做入户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选择比较广泛,年龄区间大,受教育程度分布各个阶段,活动采用了派发传单、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交谈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兰州新区农业居民的用水情况有了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对认识未来新区郊区和城区居民的用水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通过引大入秦工程和饮水工程,城市周边乡镇居民已有大部分可以通过自来水获取生活用水,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据安装了自来水的用户反映,对于自来水的价格感觉比较满意,水质也很好,但有时漂白粉过大影响了水质且产生异味。而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极大多数农业居民的日常用水来源为井水、窖水、泉水以及河水,井水、窖水和泉水因其水量不稳定,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农业居民居住地一般距水源比较远,给居民汲水造成了不便,而长距离运水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较为偏远乡镇的调查,居民普遍反映日常生活用水的取用很不方便,口感多有苦咸味且目前水资源的供给只能勉强满足正常年份的饮水需要,大多居民迫切希望通过修建饮水工程或自来水进村入户以及其它措施解决饮水问题。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们总结发现有80%的居民在处理生活污水时采用直接倒掉的方式,只有少数居民通过喂养牲畜、灌浇田园(地)、冲洗拖把以及冲洗厕所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再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对于高效农业节水方法或技术了解不多,95%的用户表示未接受过有关保护水资源宣传或农业增产节水技术知识培训活动。
和山东大学队员在永登城关镇居民小区做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从自来水用户脸上的笑容中切实地感受到了政府饮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等措施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看到了政府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和推动新型农业产业方面所做的突出成绩,但同时也感到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普及农业增产节水技术知识,积极消除潜在的水质污染问题将是今后做好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合理、科学、安全用水的长期工作。
和山东大学队一起在永登县城关镇举行保护水资源签名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感到,新型的兰州新区将是陇原大地的一颗明珠,在建设初期借鉴发达城市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和先进技术应用到规划设计和工程应用上,必将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所面临的问题。虽然这次调查只是围绕未来兰州新区居民用水状况进行的,但其中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着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深深地自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